生物科学门户网站
BIO1000.COM

自闭症基因在鸟鸣中起关键作用

达拉斯-2021年2月3日-UT Southwestern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灭活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密切相关的幼鸟中的一个基因,会阻止它们形成准确复制其父亲歌曲的必要记忆。

该发现今天在线发表在《科学进展》上,可能有助于解释ASD经常伴随的言语和语言缺陷,最终可能导致针对该疾病这一方面的新疗法。

研究负责人托德·罗伯茨(Todd Roberts)博士UT Southwestern的神经科学副教授和Peter O'Donnell Jr. Brain Institute的成员解释说,构成人类交流核心的发声在动物世界中相对独特-不仅因为它们的复杂性,而且在他们从照顾者传给后代的方式。诸如斑马雀科之类的鸣禽也会从看护者那里学习复杂的发声(歌曲通常会从其父亲那里传给雄性后代)。就像人类一样,这些动物也有专门用于完成这项任务的复杂脑部电路,这种电路位于鸟类的大脑区域,通常被称为高声中枢或HVC。

罗伯茨说,由于人类的语言学习与鸟类的歌曲学习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因此,人们常常将鸣鸟作为一种科学模型来理解人们的语音发展,包括改变人声交流的条件。

在他们的研究中,罗伯茨和他的同事使用斑马雀来研究一种名为FoxP1的基因的作用,该基因是与ASD最相关的基因之一。该基因的突变会导致自闭症的一种特定亚型,与严重的语言障碍和智力障碍有关。

罗伯茨是托马斯·希克斯医学研究学者,他解释说,为鸣禽和人类学习发声包括两个不同的阶段:首先,鸟类和人类必须形成声音的记忆。接下来,他们通过模仿来练习声音。幼年的斑马雀通常在三个月中每天练习数千次父亲的歌曲,排练大约100,000次,直到接近比赛为止。这些鸟可以在孵化20到60天后记住这首歌,但是直到孵化大约35到40天后才开始练习唱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