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门户网站
BIO1000.COM

研究确定了侵袭性肿瘤的不同亚型可以进行靶向治疗

血管肉瘤是一种临床侵袭性肿瘤,在亚洲人群中更为普遍

由新加坡临床医师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将血管肉瘤分为三种亚型的方法,从而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并开发新的疗法

研究结果于今年10月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上

2020年12月29日,新加坡-由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NCCS)的临床医师与全球研究机构的合作者共同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血管肉瘤具有独特的基因组和免疫特征,可将其分为三种亚型。通过这种新的和改进的分类系统,可以使用个性化药物治疗患者,这将鼓励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血管肉瘤是一种在血管和淋巴管内层形成的癌症,在亚洲更常见,占所有肉瘤诊断的7%。血管肉瘤具有侵略性,可以扩散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最常见于头皮和面部。

对于尚未扩散的血管肉瘤,通常采用手术,放疗和/或化学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一旦癌症转移,通常会进行各种化学疗法的治疗,这些化学疗法通常疗效较差且获益很少。结果,血管肉瘤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提出了挑战,因为治疗选择有限且预后不良。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兼该科肿瘤医学顾问临床助理教授Jason Chan说:“在NCCS,我们每年治疗约100例肉瘤患者。对肿瘤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治疗这类患者。” NCCS医学肿瘤学系。

在这项研究中,确定了2000年至2015年之间在NCCS和新加坡总医院诊断为血管肉瘤的68名患者。研究团队使用多组测序,NanoString免疫肿瘤学分析以及多重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了肿瘤样品。

用于在诸如血管肉瘤的生物实体中发现关联或精确定位生物标记物的多组测序技术发现,50%的头部和颈部血管肉瘤表现出更高的肿瘤突变负担(TMB)和紫外线突变特征。这表明,一半的头部和颈部血管肉瘤可能是由于紫外线照射导致的,并且可能会对一种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癌症治疗产生反应。

NanoString轮廓分析是一种分析肿瘤中基因表达的技术,显示血管肉瘤患者分为三类。第三类患者具有与免疫相关信号有关的免疫细胞和基因的特异性富集。肿瘤炎症特征(TIS)评分在该第三组中也最高。与第三个集群一样,第一个集群主要是头颈部血管肉瘤,尽管炎症足迹较小。第二组显示出通常促进肿瘤生长和扩散的基因的更高表达。他们也主要是继发性肉瘤,这意味着他们以前曾接触过某些环境或遗传危险因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